教员介绍
姓名:陈 任重
学历:日本大学艺术学部 学士
略历:浙江美术联考97分,日本大学艺术学部设计学科毕业,日本私塾、语言学校最早艺术讲师。2013年开始累计咨询1000余人、辅导200余人合格东艺大、武藏美、多摩美等,包括东京艺术大学唯一学部合格等奇迹案例。
前言
在日本艺术私塾教育领域,陈老师是业内最早的艺术教育从业者,是同时兼任过多家日本教育机构(语言学校和私塾)的老师,还因为大胆的教育理念和独特的视角成为颇具争议的话题人物。从留学生到如今备受瞩目的日本艺术教育者,他的经历既丰富,也不乏挑战。这一次,我们将从第三方角度采访并倾听他的故事,探寻他在这些年的故事。
采访内容
——陈老师,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当老师的?你的第一个学生是谁?
高中在画室学画的时候,我已经在当画室助教了。
2007年高一升高二的暑假,我从文科生转成美术生,没错,其实我是个文科生,由于启蒙老师们的教诲再加上小时候一直学习国画和书法,很快就跟上大家节奏了,后来很多同学以及学长学姐都会来问我一些技法问题,我也乐于分享。第二年(2008年)暑假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我在杭州转塘附近的画室开始集训,又得到画室老师们的支持,就在辅导同年级的同学了,还一起参加过招生和教研等工作,算下来我已经有十几年的教龄了。
说到真正自己的第一个学生呢,应该是2009年的暑假,我高中的一个学姐拜托我一定要带一带她的妹妹(刚中考完,美术零基础),于是我在家里的书房开始带第一个学生,一对一辅导了一个月,后来她合格并去了中国美术学院的陶艺,也一直保持着联系,毕业后也在我们老家开了一家儿童艺术机构——PUPU美学馆。
和第一个学生合影(2023年春节 PUPU美学馆)
——为什么你之前会在十多家机构任教过?这些经历对你有什么影响?
应该算是机缘巧合吧,我当时准考的时候就特别喜欢教研,细化琢磨日本的考试要求和风格,在2013年合格日本大学艺术学部之后就去最早的哪些私塾应聘兼职,那会行业刚起步特别是艺术领域是一片空白,所以阴差阳错的成了最早的私塾圈老师,然后2013年-2017年期间,我陆陆续续大概在十几家机构任教并同时担任过日本美术升学担当负责人,私塾的话有大概七、八家吧(最早的:行*、启*等一些综合私塾),语言学校(千*田、进*、早**edu、TC*中央、东京言语教育)五、六家也都是负责艺术私塾项目,有时候平日晚上在不同的机构带班,周末早上、下午、晚上分别在三家机构轮流上课,年中无休,所以那时候我平均每年就咨询规划100-200人,教学上辅导30-50人,积累了大量的合格实绩和经验。
一部分机构任职经历(2013年-2017年)
——那你觉得这十余年来日本的考学有什么变化?
毋庸置疑有两大变化,一个是日语等报名要求和考试内容的变化,最早很多大学是不需要日语成绩的,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即可,后来都要求N2合格,EJU日语220+分(不含记述)以上,后来部分院校甚至要求N1合格EJU日语280+(记述35+)以上,考试内容有些也是变得更加有针对性,更加专业性(根据学校和专业不同)。二个是报考人数人员的变化,我记得我考的那年2013年一共100人左右分别报考武藏野和多摩的留学生入试,大学院的报考人数也是200人不到,而且大学院的留学生也没那么多,现在基本上报考人数翻了5-6倍,而招生人数其实并增长很多倍。
2014年&2024年学部留学生&编入报考人数(多摩美术大学)
2014年&2024年多摩美大学院报考人数(多摩美术大学)
资料参考:https://www.tamabi.ac.jp/admissions/data/results/
根据上图可以看出多摩美术大学学部外国人留学生入试报考人数从2014年的124人增加到了582人,翻了近5倍,合格人数从43人增加到了87人,只翻了2倍;大学院修士报考(包括但不限于留学生)从2014年的244人增加到了773人,翻了3倍;而合格人数从131人仅增加到了167人。而且近年有些报考的学生其实是复读的学生、甚至是第三、四年报考,不管是日语还是专业对于应届生都是降维打击,所以竞争也是非常激烈。
——那你之前学的是什么专业,目前专业前景如何?
在留学前,我本来计划毕业去广告公司、电视台等媒体单位上班,所以在国内读浙传的时候算是学的平面设计(艺术设计,后改名为视觉传达),后来来日本留学之后考虑想学一些新的专业内容,包括当时(2010年)国内房地产行业的市场前景以及日本建筑专业的优势,毕竟日本是普利兹克奖获奖最多设计师的国家,所以在日本我选择学的是建筑设计。
但说到专业前景其实这两个专业现在都很有行业危机,首先平面设计的基本工作已经被大量的设计辅助软件工具包括AI人工智能进行替代,所以就业前景的上限非常低,说白了虽然可能仍然好找工作,但是收入不会非常高;建筑类呢因为房地产建筑行业的饱和和落寞,也逐渐在走下滑路线,可能室内设计(重新装修、改造)还有一些机会,但也不多了。
——陈老师你之前的作品有么,可以看下么?专业的或者绘画类的。
我平时的作品和画包括草稿很少保存,只有一些我自己的一些大学课题作品以及之前为了感谢老师画的一些老师画像。
自然素材在儿童教育空间施设中的运用
这是之前大学期间的一些建筑课题作品;下面是我之前给大学时期画的老师画像。
木下老师(左)、山本老师(右)素描画像 5小时
——那您的近期有什么讲课的内容和推荐大家去看的书么?
这是我之前的一些公开课程和讲解,不定期也会有些更新…
说到推荐的书的话,十几年来我在日本买了几百本书、杂志、专业教科书、艺术家作品集、展览图录、音像DVD等等…看的也比较杂各类专业都有,所以不推荐留学生看那么多书,留学生或者说的更精准点来讲一个考生看书,一定要先看日本在这个专业领域的基础教学类书籍,包括大学(高中)的专业教材、比如武藏野美术出版局出版的各类专业书籍,很多教授写的专业书、再看艺术家或者艺术流派相关的作品集、特别是艺术理论类。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专业和备考过程中的作品思维发散,也可以帮助大家愿书(学习、研究计划)和面试的文案输出。另外推荐大家可以多去BOOK OFF逛逛,有很多便宜又好的二手书。
——那你觉得学生他们应该如何选择专业方向?
建议三个考虑的点:1兴趣爱好、 2工作事业、3人生未来。
首先对什么感兴趣才考虑学,不管报考日本的学部本科还是修士研究生阶段,日本的大学专业学习和研究都围绕着本专业,如果对这个专业没有兴趣爱好就算进了这个学校和专业也学不下去,甚至导致学分不够无法毕业,所以对这个专业是否感兴趣有兴趣学习下去非常重要;其次呢要考虑就业问题,之后是否从事这个专业,例如就业难度,就业方向和收入等等,当然了你也可以选择不在本专业范围就业,学过来不为了工作,或者之后有其他创业的想法等等,这个就和人生机遇、家庭条件、背景等相关,提前考虑好就好,毕竟宫崎骏(学习院大学政治经济系毕业)、手冢治虫(大阪大学附属医学专门部,后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大学都不是学动画漫画的,川久保玲(庆应义塾大学文学部哲学科毕业)大学也不是学服装设计的,北野武(明治大学工学部机械工学科肄业)大学也不是学电影的,安藤忠雄(高中毕业)甚至都没上过大学;最后呢就是未来的计划,比如自己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后的一些人生考虑——所以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可以问一下自己再考虑。
话说回来,如果目前比较迷茫,根本不知道自己对什么专业兴趣和就业等,也可以先看看我们编辑的日本艺术类学科案内,页面下方去各个学校的官网了解下他们各专业的课程和毕业作品等等,至少这样可以初步判断自己是否喜欢或者愿意学习这个专业。
——你觉得日本考学最难的点是什么?或者说难在哪里?
日本考学最难的点就是不知道——未知,且没有标准答案。
在制度上日本是考学制,都需要参加单独的校内考试,而且几乎都是现场考试+面试,绝大部分学生也需要先来日本的语言学校进行学习和准备,而欧美是申请制,在国内就可以准备好并申请得出结果之后再选择是否去留学。中国国内和日本虽然都是考学制,但是国内几乎完全按照每个省份的高考标准分数制度进行,比如美术统考分数和高考成绩进行一个换算和排名,然后几乎按照绝对分数排名进行择优录取;而日本都是独立的招生制度,每个学校都要参加现场的单招单考,且在没有完全出结果之前,学习和备考的结果都是未知的,这也是很多学生心理压力大的最大根源。
所以很多当家长和学生问我有N2或者说有了作品之后能不能合格,能不能考上的问题的时候,其实已经进入了日本考学难点的怪圈,有没有不能代表能不能考上,要看具体的水平风格以及现场考试发挥。
——那您推荐学生应该如何进行备考呢?
如果已经确定留学日本了,那就要抓紧和注重日语的学习和专业的准备,毕竟没有日语成绩就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也就是说你画的再好,如果没有日语成绩你也无法参加考试,所以一旦确定来日本留学,那么日语的学习抓紧开始。另外学习的时候也不要单调的背诵和记忆,可以图像化学习,比如零基础开始学50音可以看看50音从哪些汉字草书体符号演变过来,另外还有实际运用中学习,记得刚来日本的时候我去买面包,我选了几个和店员说:これ、これ、これ、全部お一つ,虽然店员也能理解我,但我的同学后来就教我说下次你可以说“ひとつずつ”,所以我就记住了。
——你觉得学生和家长现在最大的困难点是什么?
除了刚才说到过的一些难点,最大的困难是时间和效率,相对欧美一年五六十、七八十万的学费生活费,日本留学已经相对便宜很多,但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的。语言学校有最长2年时间的限制,所以有时候为了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重要的事情却不在意,最后两年时间都没准备好考试,或者考试失败是非常遗憾的。
另外为了考试而去准备的应试是逆人性的,比如有些孩子他们本来就是I人(性格内向),不喜欢和教授沟通打交道,那他面试肯定会怯场,哪怕合格了N1,也会逃避面试的准备和训练,最后导致面试失利,所以需要我们克服自己的习惯。
——听说您之前辅导过东京艺术大学本科合格?是怎么辅导的呢?
对的,2018年的时候辅导过李沐昀同学合格了——东京艺术大学的本科。
当时她报名开课之后,我上了一段时间的课所以对她更加的了解了,根据她本身的日语成绩、艺术素养等,我当时非常建议她去试一试,而且东京艺术大学本科也是我曾经的梦想,但是当年因为我的日语和EJU成绩明显不够,看了东艺大的考试一试二试三试也比较复杂且很有难度,最重要的是本科学部每年几十个留学生报考都没有录取中国学生。
——最后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会用“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来作为标题?
其实,这句话是送给我自己的。作为教育行业的从业者,且日本艺术留学是细分的小众领域,我始终认为责任心和耐心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时也需要用更高、更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把咨询规划、教学教研、教务管理等每一件事做到最好。这个过程并不总是轻松的,常常伴随着痛苦,有时甚至会因为被误解、冤枉或诋毁而感到挫败,所以坚持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专访结语:
谢谢陈老师的解答,这次通过对陈老师的采访,我们了解了十年来日本艺术考学的变化和他的一些经验、建议和心声,希望能帮到各位同学。
名师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