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员介绍
姓名:陈 思俊
学历:东京艺术大学 日本画第一研究室 修士
成安造形大学 日本画 学士
略历:高中毕业后赴日期间一直不断提升自己,从成安造形合格到东京艺术大学,并辅导数位学生和后辈合格武藏野艺术大学日本画,京都艺术大学等。
前言
陈老师的经历非常励志,从成安造型合格到东京艺术大学,今天我们就带着大家一起了解他的故事。
采访内容
——陈老师您能简单介绍一下您的求学经历吗,这些经历给您带来了哪些影响?
幼年时期受日本动漫文化浸染,初中时怀着阅读原版轻小说的想法开启日语自学之旅。高中毕业之后日本旅游,让我接触了许多日本的艺术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最终决定踏上艺术留学之路。
相较于多数留学生对热门院校的趋之若鹜,我的择校历程颇具戏剧性:虽以顶尖美院为目标,却因年少轻狂仅报考武藏野美术大学不合格而错失良机。机缘巧合下选择滋贺县的成安造形大学,意外成为我艺术认知的重要转折点。琵琶湖畔的四年时光里,全日语浸润式环境使我的语言能力大大进步,更幸运遇到诸多深谙”ほめ育”教育理念的良师。他们既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又擅长用真诚鼓励唤醒创作潜能,这种教育理念深刻影响了我如今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岩绘具与西洋油彩的抉择中,我因前者天然矿物颜料的草木清香与千年传承的工艺美学,最终选择日本画领域。成安自由包容的创作氛围,让我得更加自由的探索个人风格。滋贺县低廉的生活成本与纯粹的艺术环境,恰为潜心创作提供理想土壤,这也成为我常向追求生活和艺术体验的学生推荐该校的原因。
为实现更高艺术追求,大三启动”美院攻坚计划”:系统整理创作脉络,研读教授论文,针对性完善作品集。在经历无数个与和纸、胡粉相伴的深夜后,最终斩获东京艺术大学与武藏野美术大学双offer。虽因精力透支没参加多摩的考试,但这段备考经历意外成为我指导学生时的珍贵教学案例——关于如何将创作激情转化为有效的应试策略。
如今回望,从关西到东京的求学轨迹,让我经历多种的创造环境,更能理解各类考生的想法,成安的沉淀给予我传统根基,顶级美院的历练则教会我用当代视角解构经典。这段独特的双轨制成长经历,正成为我在艺术塾指导学生时最鲜活的教学养分。
——你认为你能完成从成安造形大学到东京艺术大学的跨越的理由是什么?
我认为,完成从成安造形大学到东京艺术大学这一跨越的关键在于专注与深耕。首先,必须沉下心来,明确自己所追求的绘画方向与目标,清晰认识自身的需求与能力,在现有基础上找到最能发挥优势的方法。
此外,我深信考学中的研究计划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许多学生在作品上已经表现出色,但往往忽略了研究计划书的重要性,这实际上是考学过程中的一大禁忌。而这恰恰正是我的强项。通过精心构思与打磨研究计划书,我相信能够大幅提升录取的可能性。
这种专注、系统与针对性的准备方法,是我成功跨越这两所院校的重要理由。
——老师您觉得创作灵感主要来源于什么?
对我来说创造契机主要还是来源于生活吧,生活中你所喜欢的不喜欢的,其实契机不需要多么深刻只是那一瞬间的情绪波动就能作为创作的契机,有时候过于深刻的反而无法很好的表现在作品上,所以不需要纠结想画就画就好了。反而在画好之后要知道这么多作品做总结,去吸收这次创造的能量是最重要的。
——您的作品是否受到某位艺术家或某种艺术流派的影响?
卡济米尔·马列维奇、佛朗西斯培根、手冢雄二、天野喜孝包括我的教授西久松吉雄、植田一穂、海老洋等人的作品肯定都在我的不同阶段给到了我很多帮助。在日本画学习的最初大概2019刚入学时,我受20世纪初俄罗斯抽象绘画的流派“至上主义”的影响很深,特别是“艺术只为艺术”的理念特别打动我。让我在我初期的作品中做了大量的减法,当时也收到了一些鼓励。直到现在我还是觉得艺术家应该直面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
2019 《卧室》
——您有哪些是比较印象深刻的作品吗?
2021年《艺妓》
——陈老师最近有什么新的作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最近我在寻找一个新的方向,想把人心里想的事情变成故事转化到纸上。想作为人思想和纸之间的桥梁。往这个方向努力中。
——您有什么建议可以给那些即将走向考学道路的学生?
保持思考,保持好奇。日本考学更强调的是综合能力。画画,作品,研究计划书,娱乐都要平衡好。不要给自己过于大的压力,适当的压力能给人冲劲,大了谁都受不了。希望大家能有个不后悔的留学生活。
——专访结语:
通过与陈思俊老师的交流,我们深刻感受到他对考学的理解和重视。他的经历和观点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于考学生活的认识,更为我们指明了艺术之路上的方向。愿我们在他的启发下,能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更多的好成绩。
陈老师-个人介绍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