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文聚焦于用互动设计诠释时间与空间的关系,通过创新的可视化技术使观众重新审视我们对地球的理解。展示的项目融合了科学与艺术,将全球环境数据通过数字化处理和实时更新的方式展示出来,带来高度沉浸的动态地球体验。象征性展示项目如“Geo-Cosmos”以及全球首创的数字地球仪“触摸地球”等装置,通过整合卫星影像与观测数据,让人们直观感受到气候变化和地球生态的互动关系。此次展览不仅展示了科学数据的视觉表达,也探讨了信息传达的多重“过滤”过程。
环境的表示
Geo-Cosmos
这是日本科学未来馆的标志性展示项目——一个球形显示装置。它由100万个LED贴片构成,直径6.5米,重15吨,位于1至6楼的开放空间内。装置通过气象卫星影像展示地球云层,还连接国内外研究机构,实时可视化地球观测数据,以高度真实感传递科学信息。
触れる地球
“触摸地球”是基于通过了解地球带来新的文化和设计思维而开发的世界首个数字地球仪。2002年发布了原型后,经过改良,2005年获得了“优良设计奖”大奖。通过互联网,可以实时显示气象和海流的移动等内容,还可以用于地球温暖化的模拟预测等各种内容。
鸣川肇《オーサグラフロングターム・トラッキング》(2009-10)
展示场景
鸣川肇《オーサグラフロングターム・トラッキング》(2009-10)
轨道的显示。这是首次介绍了球形与空间的全方位矩形投影可视化方法“オーサグラフ”。该方法利用时间轴表示法,将国际空间站(ISS)的轨迹以实时方式展现在这一期间。
村上祐资 + 第50次南极地域观测队 + 国立极地研究所《南极コーリング:昭和基地 Now》(2009-10)
展示了南极昭和基地的当前状况,并通过村上队员的研究经验传达了正在进行的调查。
如何传达空间与时间的信息?这一问题可以追溯到赫伯特·拜尔在《CCA世界地理地图》(1953年)中的地图化探索。随着全球变暖与人类未来的关系日益紧密,地图化表达已成为视觉传达从业者的关键课题。巴克敏斯特·富勒通过《戴马克森地球仪》(1956年)和《千年计划1996》将地球上的地震爆发位置可视化为地表上的一个点;卫星“向日葵”记录的不断变化的云层动态、互动地球仪“触摸地球”、以及媒体艺术等项目,均揭示出有关社会与地球的伦理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可视化呈现,得以深刻传达。(胜井三雄)
通过ICC的展示
《任务G:觉醒地球!》是一个结合艺术与科学的展示项目,通过五个可视化地球环境数据的子项目,重新审视我们对地球的认知与世界观,并提出思考地球未来的倡议。在《科普拉·前景》项目中,展示会根据户外气象传感器收集的数据,不断变化虚拟的“建筑”形态。而在《Pachube@任务G》项目中,全球各地的用户测量并分享身边的环境数据,通过Pachube网络系统实时可视化,现场的数据变化也会被传送到Pachube数据库中。
《Pachube (帕奇贝) @ 任务G》Pachube + M.K.I. 2009-10
Pachube监视器画面。M.K.I. 通过Pachube从世界各地收集环境数据,并将这3个数据转化为会场内悬挂的3个照明设备的上下运动。通过放置在各照明设备下的椅子光传感器,亮度数据被传送到Pachube。
《共用数据处理与显示单元(CDPDU)—东京系统 原型》(2009-10)
Pact Systems: 马尔科·佩里汉。该系统显示了一部分环境数据(气象卫星数据)。这是一个便携式装置,能够随时显示多颗气象卫星和加州大学环境传感器的相关数据。该设备的硬件和软件均为开源。
双重否定架构《集合住宅前景》 (2019-10)
展示场景
双重否定架构《集合住宅前景》 (2019-10)
显示屏的数据实时传输到构成建筑的数千个节点,从而形成虚拟的“建筑”。
数字技术使我们能够观测并可视化从宏观到微观、从远到近的各种信息。然而,这种数字化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为我们与世界之间增添了一层看不见的“过滤器”。在将数据转化为人类可理解形式的过程中,观测者的数据处理和转换方式带有明显的主观性。观测还受到许多“过滤器”影响,例如观测方法、设备的精确度、以及数据的分析与表达方式等。展示内容揭示了这些测量和可视化方法仅仅是众多“过滤器”中的一部分。
个体在进行观测时,数据会根据各自的兴趣和需求经过不同的过滤和传输。换句话说,微观数据和认知通过网络化相互关联,构建出共享信息的平台或组织,不仅体现在视觉层面,还包含时间轴上的触觉维度。在此展示中,“地球(G’lobe)”摆脱了静态地图的形式,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被展现出来。各项目在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时细微调整,吸收新数据,形成一种持续的动态展示。(展览策展人:四方幸子)
图片源自于网络
版权声明:本教程受版权法保护,版权所有 © 日新美術学院 。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传播或修改。个人非商业用途的分享除外。